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节(1 / 2)





  而这次白如的话倒是多了些,她主要是询问各个官员的情况,了解她们的口碑、事迹、品行、性格以及家中情况。

  谢宸安这个时候反倒对白如有了点了解,她此前期望她是个能辅佐人的全才,发现她不是之后难免感到失望。而现在来看,虽然实业发展可能是指不上她了,但是她喜欢钻研人这点,其实也是有着一定的好处的。

  现在宛临的这些官员她暂时不会动,因为她对宛临的情况和对这些人还不够了解,但是等她了解情况之后,肯定是要动一动这些人的,无能者和心思不正者肯定是要趁早退位让贤的。

  而到了那个时候白如或许可以为她提供一些切实有力的建议,帮她判断出到底谁该上位谁该下台,这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一件好的事情。

  人都是群体性动物,其实很多事情来说的话,争权斗争、尔虞我诈,说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她擅长这方面的话,那之后与人交涉、外交辞令、或者一些其他人际交往方面的工作则可以试着让她来做。

  其实人没有万能的,每个人总有自己擅长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谢宸安放下了之前对她过高的希望之后,现在再看她倒发现此人还有些可取之处。

  三人在村子里待了半个时辰,而后离开村子开始一路沿着河边往闹市的方向走。

  之前谢宸安在和那些农户聊天的时候,其实也有仔细的观察过她们耕地所用的工具,而这个时候到了河边则可以观察田间的灌溉情况。

  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这些东西都有很大的改进的空间,谢宸安有着前一世的知识,对此倒是有些想法。不过若是真的让她自己动手来做的话却是很难,所以不若召集些能人异士,而后由她提出一些改进的思路,让她们着力去改善。

  跨过了整条河流便是开始往回走的路了。

  三人终于到了闹市,其实说是闹市并不确切,因为宛临这些年来的手工业和商品贸易发展的并不是很好,街上的店铺和行人并不太多,跟京城中的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相比,已然是差的远了。

  大饶跟其他的国家相比胜就胜在农业、手工业和商品贸易方面。

  而宛临手工业和商品贸易不发达也并非是其他原因,在谢宸安看来,其实就是官府没有在这方面鼓励人们去这么做,没有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开通商路的途径,事实上一旦人们通过这方面赚到了钱之后,自己就会自然而然的往这方面去发展。

  三人转了一大圈回到宛临王府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

  三人还是早晨吃过的饭,而中间这一路上谢宸安因为心思沉重,并没有感觉到饿,也没有想起吃饭的事情。

  刑戮不爱说话,谢宸安说走就走,说停就停,谢宸安不吃饭那她也就陪着,她出去办事的时候几天不吃饭的情况也是有的,是以这对她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

  白如虽然早已经饿了,但是在这两个人都不说话的情况下,她倒是也没有自作主张的说要吃饭。民间这边的状况她一路跟着下来也都看在眼中,发现各方面的情况的确不是很好,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上都没有胃口吃饭了,她怎么还能一心想着吃饭呢?于是也没有说出来。

  而此时谢宸安回到了王府上,这个时候才渐渐感觉到了饥饿,这才想起来自己除了早晨离开之前吃过了早饭,而后就是一天没吃饭了。

  萧敬之没有问谢宸安今天具体的情况,而是让人布了饭菜与她一同慢慢的用着。

  萧敬之到底是大家子弟出身,规矩似乎是融入了他的身体,他一般都是食不言寝不语的,平日里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都是十分挺拔。

  谢宸安虽然也在宫中受了几年的教导,不过说起来跟萧敬之一比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谢宸安有的时候看着萧敬之都会想他这样会不会有点累?

  谢宸安一般的时候也会注意自己作为皇女或者是作为王上的行为举止,然而今日走了一天,初时不觉得,这个时候一旦坐下来就发现真的还挺累的,尤其是腿脚的部分都变得有些酸痛起来,大腿的肌肉也是有些酸胀的,整个人疲累不堪。

  于是她也不再刻意的板着了,肩膀整个儿的松垮下来,吃饭的时候坐的也没有那么正了。

  虽是感觉饥肠辘辘,不过因为一堆事情压在心头,谢宸安今天的饭量并不大,略微吃过了些便放下了碗筷。

  萧敬之叫人进来将碗筷收拾了,而后又让人准备了热水。

  谢宸安换下了那身粗布衣服,整个人浸在热水之中,今天走了一日倒是难得脚上没有起水泡,不过即使如此脚底也被磨得有些发疼,这个时候用热水泡了倒是觉得舒服了不少,整个人也跟着放松了下来。

  沐浴过后谢宸安从浴桶中出来,穿上了亵衣走到萧敬之的身边,然后将他整个人抱住了。

  萧敬之任谢宸安抱着,从她手上接过了布帛,替她擦拭着身后的长发。

  “民间的情况比我想象中的要差很多,去岁的时候因为蝗灾,据说冬天饿死了不少的人,而现在很多人家中都没有种子,是以到现在都还没有耕种,此时已经不早了,若是再耽误些日子怕就是来不及了。若是春天无法将粮食种下去,等到秋冬的时候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吃不上饭。”

  谢宸安继续说道:“为今之计似乎也只有从其他地方购买种子,然后运回来,作为赈济先下放下去这一种途径了。不过现在我手头也就是只有几千两银子罢了,怕是远远不够用。而且粮食从购买到下发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贪污腐败,如何避免虚报冒领,都是颇为让人头疼的事情。”

  萧敬之听了谢宸安的话之后说道:“若是银两方面的问题,或许臣能帮忙。”

  谢宸安听萧敬之这么说倒是笑了起来,她差点儿忘了萧敬之本身就是一个小财神来着。不过封地上的事情花他们自己的钱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萧敬之经营所得想来也是不易,她也不愿意动萧敬之的私产,于是只是抱着他说道:“我脑中有一些想法,我先来试试,实在不行再找你求助。”

  萧敬之笑着应了,“妻主不要一个人硬抗就好。”

  谢宸安继续说道:“我今日见了农户才知道原来宛临的税收乃是十税一,一般情况下封地之中十二税一的比较多,宛临这税明显是高了,我想在之后改成十五税一。说起来田地的税收虽然是占封地赋税的大头,不过我还是觉得之后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会比较好,毕竟大饶的瓷器和纺织品乃是闻名各国的,若是能够提供些扶持和帮助,后续把这些方面逐渐提升上来之后贸易税应该会比田地税更占大头才是。”

  十税一听起来赋税其实并不高,百姓能拥有一年到头的百分之九十的收入,然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毕竟有不少百姓本身是没有地的,除了赋税之外还需要交地租,地租一般会占到收益的五到六成,所以说加起来的话百姓一年到手的收益也就只有三四成罢了。

  此前谢宸安在范永熙的课上曾经问过她为什么百姓宁愿交地租也不愿意自己开垦荒地,范永熙当时告诉她第一是因为荒芜的地方一般土壤不是很好,开垦出来之后未必能有好收成。第二则是因为即使是荒地,在前三年不收税,第四年也会开始收税的。第三则是因为治安条件问题,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容易碰到野兽和土匪。

  开垦荒地和地租这方面的事情她暂时没精力管,不过去年方才闹过虫害,降低赋税倒是可以给百姓一段儿缓和的时间。

  “我打算让里魁统计各处缺乏粮种情况,一一汇报上来,而后按人头发下去。而这些领了种子的人,今年的话依旧是按照往年的标准十税一,而不用领种子的人则改成十五税一,而后的话等到来年开始所有人都是十五税一。我今日大概先算了一下,觉得这税收的差额基本上应该是能将种子的费用填补上。”

  “对了,还有灌溉方式、耕种工具,还有防疫驱虫方面,我觉得都应该改进一下。”

  谢宸安终究是人而不是神,很多问题她想不到,而很多问题她想到了却暂时不知该怎么解决,但她可以集思广益,一个人或者不行,但是一群人总有人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本来是想要在了解宛临这边的情况之后再慢慢召集人手,但是现在来看若是再拖一段时间便已经过了春耕的季节了,我倒觉得不如现在就直接开始召集能人异士,让这些人帮忙度过这次难关是首先的,后续还有很多用得到人手的地方,而后若是想替换哪个官员也不用再现找人了,你觉得呢?”

  萧敬之笑道:“早些开始也好。”

  “春耕这事比较重要,其实现在就是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购买种子的钱从何而来,第二是如何发放下去才能保证公正到位,第三是这些钱后续如何再收回来。我觉得只要这三方面的问题解决了,那后续便没有问题了。那我明天便贴公告召集能人异士可好?”

  萧敬之点头,“如此做是好的,不过有许多人并不识字,若是单纯张贴公告的话怕是有很多人不能知晓。”

  谢宸安恍然,这个时代识字并不是那么普及,若是单张贴公告的话的确不妥。

  谢宸安忽然说道:“我今日看到有百姓到里魁那边去质问种子的事情,我之后也是打算让里魁统计看看每家每户缺多少种子,而后由她们来统一提交上来,再根据这个数量购买而后发放。

  现在想来好像不如直接召集里魁过来开会,这件事就应该跟她们直接说,不然层层指令下放下去,到最后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样的话关于此的一些问题也可由他们来传到民间去,她们是最基层的官员,身边接触的人最多,这件事情传达下去之后得到的反馈自然也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