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0节(1 / 2)





  谢宸安就势坐到了萧敬之的腿上,抱住他的腰,想了想之后笑着说道:“这件事我听你的。”

  萧敬之点头,他对谢宸安这样的态度基本上已经算是预料之中,他真的坚持之事谢宸安从来没有反对的,她甚至可以不去问他缘由。

  他喜欢她这般的信任自己,但有的时候却又在想她为什么不再往深了去问,他不想在她面前主动说这些,但是她若是真的问他却也不会再瞒她。

  萧敬之有时觉得这就像是悬在他头上的一把刀,他既盼着这刀永远也不要落下,有的时候也盼着这刀落下来给他一个痛快,让他不必再欺瞒,不必再纠结。

  让谢宸安投靠谢宸远,此举的关键其实并非是真的能够因此而得到什么好处,而是为了将谢宸远的注意力转移到谢宸风的身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谢宸铭是第一个被谢宸远给排除在外的了,她这次出手同时针对谢宸安与谢宸风,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谢宸风无论是封地位置,个人能力,还是其宫中背景,都要比谢宸安更容易引来关注,谢宸安这个时候若是归顺谢宸远的话,那谢宸远的注意力自然会随之全部落到谢宸风的身上。

  谢宸风本身就是有野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谢宸意既然是不行,那推她上去和谢宸远相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谢宸安方才能够在这争斗之中继续维持现在的安稳,宛临也才能够继续发展。

  谢宸风从本质上来说和谢宸远都是一类人,行事小心谨慎,她的心计明显比谢宸远还要更深些,是个笑面虎,这些年来她的举动萧敬之都看在眼里,她在有野心的情况下还一直隔岸观火龟缩不动,明显是个能忍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明显是需要加些火了。

  谢宸安眯着眼睛享受着春日里的暖阳和萧敬之带着香气的怀抱,只觉得这样让她觉得有些惬意。

  此后都尉司招人一事照常举办,谢宸安当天是带着萧敬之一同去观看考教情况的,便是连这段时间一直陪在百泉身边的刑戮这个时候也难得抽出时间跟着过来看了看。

  这些人是刑戮教导出来的,几年下来她自然对这些人的能力更是了解。

  今日的情况比谢宸安此前想的要好,大多数的人都通过了考核,进入了都尉司。

  这批人的年龄都还不大,而且都能够读书写字,日后修习了兵法,她们这些人里或许真的能出几个统帅也说不定。

  杜恒和伍洋、郭山也是一早儿就盼着这些人加入都尉司的,这次考教三人都跟着过来了,明显是对这些孩子很重视。

  这还是第一批孩子,后面每年都有学满三年武艺加入到都尉司的孩子,到时候都尉司这边只会越来越热闹。

  杜恒将谢宸安拉到了一边,跟她说起了后续的安排。

  谢宸安在这方面基本上是听杜恒的,毕竟相较于杜恒来说她在这方面的经验其实并不是那么足,这都尉司的事情杜恒明显是更有发言权的。

  杜恒跟谢宸安说的这些话其实是她和伍洋、郭山商量之后的结果,得到了谢宸安的肯定之后几人都有些高兴,这件事情也算是就这么定了下来,后续对这些人的培养肯定会加强一些,至于此后她们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则还是看她们自身了。

  这边的选人结束之后谢宸安将幕府官员和冯清那边衙门里的官员都叫了过来,大概的说了一下京中要来人的事情。

  其中主旨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尽力别让她们抓到什么把柄,第二则是对于宛临内的事宜统一口径,避免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兵工厂此前的保密工作做得还算不错,基本上除了为数不多的一些人之外宛临百姓基本上都是不清楚这一点的,这也就为保密提供了依仗。

  至于一些明面上的事情,比如说是宛临的税收之类的,这些东西虽然显眼但是现在再来作假却也已经是来不及了,倒是不如实在些,直接实话实说。

  萧敬之此前嘱咐了白如一番,这次谢宸安给众人开会白如便陪在她的身边,在她说完之后又额外的补充了一些内容。

  说起来白如这两年倒是不复初始的时候对萧敬之那般的毕恭毕敬了,可能是她随着这几年在宛临的发展逐渐有了底气的缘故,不过她的把柄到底还是握在萧敬之的手里,对他倒也没有敢太放肆,基本上他的吩咐她还是会听的。

  谢宸安对于白如这种越来越敷衍的态度有些不喜,不过这事儿萧敬之说不用她插手她便也没有多说什么,说起来她到现在都没能弄清楚当初那一晚萧敬之和白如之间到底是怎么谈的,也想不明白白如在那之后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变化。

  若说只是因为刑戮动手的缘故,未免让人有些难以相信,不过这方面的事情她此前既然没有详细的问过萧敬之,萧敬之也没有主动为她解释的念头,她自然也就不会再问。

  一行人散了之后谢宸安又将冯清叫到身边聊了聊,说起来对于这次宫里派人过来的事情冯清是很有些紧张的,她并非是由宫中任命的,而是被众人投票选拔出来的,她的任命也是谢宸安回报了宫里之后定下来的,也就是说她其实没有正式接触过宫里的人,而这次这些人到宛临来虽然主要是过来看谢宸安和宛临发展的情况的,但是她却无疑也是在考察范畴之内的,有些紧张也是正常。

  谢宸安在这方面倒是不知道该如何的安慰她,冯清这个人本身也是有点儿老实的,谢宸安所幸让她到时候凡事实话实说,只要不把兵工厂的事情说出来,其他的事情基本上都没什么大的问题。

  除此之外可能会引来口舌的大概也就只有宛临和黎国之间的密切关系了,不过这本也算不得什么,南方那边跟黎国的生意也很频繁,她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大饶和黎国互通贸易也已经有好些年了,就算是有人提出什么质疑她也能够找出理由来反驳。

  而至于其他方面也不怕看,真的学去了也不太要紧,就当是给对方些甜头也就是了。

  这次谢宸安的策略基本上就是如实的展现宛临境内的一切,不作假,她坦荡了也就让人更不容易抓住把柄,这次来的人应该是女皇的人和太女的人都有,谢宸安准备把他们一视同仁,而关于投靠太女一事,这件事情倒也不好表现的太过直接,还是要等这些人过来之后看看情况再说。

  说起来这两天萧敬之突然开始督促谢宸安背起了诗,这让她背的倒不是什么圣人或名家做的诗,而是谢宸远做的,谢宸远之前为了拉近和女皇之间的关系,做了不少这种诗,基本上就是表达孝心或者歌颂女皇功德,没太多文采,反而隐隐让人觉得有些牙疼。

  不过谢宸安倒是不得不佩服萧敬之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她若是能够在这些人面前将背的诗展现一二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这诗可以说是同时拍了女皇和太女两个人的马屁,可谓是十分好用。

  于是谢宸安开始临时抱佛脚的努力起来,不求记住全诗,实在不行只记关键的句子也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借此表达出自己的态度。

  虽然谢宸安明了其中的利弊,不过每次背起诗来却仍旧是有些头疼,萧敬之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反倒是给出了奖励,基本上每背一首诗萧敬之都会给点儿甜头。

  虽然两个人已经可以说是老夫老妻了,但是谢宸安对于萧敬之始终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为着这点儿甜头倒是真的起了心思,背的更快了些。

  如此又过了十来天,宫里来的人终于到了,当天谢宸安带着萧敬之、冯清等人到宛临城门口迎接这些人。

  按理来说谢宸安是王,而这些人都只是普通官员罢了,这些人加起来也没她身份贵重,不应当享受到谢宸安这般的对待才是,但是谢宸安既然此前就已经想好要拍女皇和太女的马屁了,自然也就不在意这一点了,于是反倒是表现的很是亲热客气,在这些人行礼之后就带着她们往宛临城内走,同时跟两个带头人寒暄了起来。

  谢宸安的这番举动让她们觉得意外,不过无疑这样的举动也让她们觉得舒服,是以对谢宸安的态度也变得更好了些。

  第117章

  谢宸安向来没什么架子, 平时从王府到幕府之间的路也多半是步行的,还不时去闹市逛逛,开始的时候百姓见到她不免有些诚惶诚恐, 不过时间长了百姓就也就习以为常了, 见到她不仅不会诚惶诚恐,反倒会笑着主动和她打招呼。

  此时百姓见到她也是如此,虽然不知道她身侧带着的是些什么人,但也都没有太放在心上, 仍旧是一个个笑着和她打招呼。

  冯清等人对此自然不觉得有什么, 倒是跟在谢宸安身后被她一路带进宛临的这些人一个个诧异非常,明显是没想到宛临内的百姓见到谢宸安居然会是这幅模样。

  关于这一点众人心中自然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有的觉得谢宸安在百姓间没有威信,以至于让百姓敢这般的放肆,也有觉得谢宸安亲民的, 不过这些她们终究也就是在心中想想罢了, 倒是没人敢在谢宸安的面前说出来。

  谢宸安带着一行人到了幕府,而后为首的两人开始宣读女皇的诏令,谢宸安带着一行人跪下接旨。

  说起来这次的情况倒是比谢宸安想的略好些, 虽然太女想要摘桃子,女皇也是想看看具体情况,但是到底不是空手来的,难得还带来了些赏赐。

  谢宸安来到宛临也有五年了, 这还是女皇第一次想到她, 记得给她赏赐。

  谢宸安这些年为了不被挑出毛病,一直都是中规中矩的, 按照封地条例,逢年过节都是记得给宫里头送东西的, 不过女皇的心偏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在京城中的谢宸意和谢宸远就不必说了,那是逢年过节必有赏赐的,就是在晋阳的谢宸风也是每年至少能有个一两次赏赐的,便是谢宸铭听闻这几年也得了几次赏赐,唯独谢宸安,似乎自从她来到宛临之后女皇就已经彻底的忘记了她的存在,完全将她放在了脑后。